
特朗普财政预算案天马行空?
五月廿三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向美国国会呈交其上任后首份财政预算案。预算案开端,题为“总统致国民的财政预算案声明”有如下呼吁:“国家应向前看九年,想像在美国宣告独立二百五十周年之际,为国家达成的各项奇妙的成果,移除阻挠经济增长的障碍,放手让国民梦想驰骋。”
声明续称,“经过精简架构的政府,将推动另一波经济繁荣,提升国民收入和增添工作职位。随着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加上对财政的量入为出,将为国家的优先需要提供所需资金、平衡国家的预算且开始降低国家债务水平。”声明的余下的内容简略地阐释被特朗普称为“将加快经济增长、取代经济停滞不前现状的‘八大改革支柱’。”
2,300万人失去医保
这促进经济增长的“八大改革支柱”包括医保改革、税务改革及简化、移民/入境条例改革、削减联邦政府开支、精简监管架构、美国能源开发、福利改革以及教育改革。
首先评论的是特朗普的医保改革。改革重点主要在于取谛奥巴马医保计划,和对医疗补助计划的改革。美国健康保险协会对医疗补助计划形容为一项政府为不论年龄人士提供的保险计划,只要他们入息和资产不能负担保健所需费用。财政预算案估计前述两项改革将省下2,600亿元(美元,下同)的款项,但未有清楚指出这是一次性的还是分多年才能省下来的数目。不过,在取谛奥巴马医保计划前,必须提供另一方案取代——刚在美国国会通过的替代性新方案。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将会在二六年令至少2,300万人失去医疗保障,相比奥巴马医保计划为2,000万人提供医保,还多300万人。其次,预计在一七至二六年间,联邦财政赤字只能削减1,190亿元,远比特朗普的财政预算案声称的2,600亿元的款项为少。
税务改革刺激内需
至于医疗补助计划的改革,虽然财政预算案声称可在未来十年间节省高达6,100亿元,但医疗补助计划是为贫穷和残障人士而设,若省下前述鉅额款项,受影响的人数及受影响的医保项目/水平,可以想像。
在税务改革方面。本月十一日刊登题为“特朗普的税务改革大计”一文中,已从纳税人的出发点尝试分析特朗普的税务改革,此文尝试从受惠者,亦即美国联邦政府的观点看这税务改革。
从财政预算案声明看来,税务改革的最基本原则是为减轻一般国民和企业的税务负担,从而期望国民可在国内消费更多,藉此进一步刺激佔GDP增长近70%的国民消费;亦期望可鼓励在美国营运的企业利用在税务上省下来的金钱用作境内投资(如果特朗普在这方面的税务改革建议被通过,投资所得来的利润所需付的税率为全球最低)。盈利所得税的低税率亦可成为鼓励美国或外国企业在美国境内开设新公司的诱因。以此观之,上述理论非常合理。以香港为例,过去数十年的辉煌经济成就亦有赖于一个简单和低税率的环境。
十年税收少五万亿
从另一角度看,特朗普税务改革的缺点,在于如何有效弥补税务收入在这一方面的损失。有学者粗略估计在未来十年间将达5万亿元的损失。香港在这方面是以卖地所得、徵收印花税和以外汇基金的投益盈利作为弥补。但美国在这方面则暂未有任何详情。
特朗普说其财政预算对联邦政府收益并不构成任何损失或盈利,这可能适用于这一个财政年度,因其建议的各项税务改革还需时间变为法例,但当一切尘埃落定,最基本的问题依然存在:弥补税务收入的金钱,将从何而来?
诚然,弥补税务收入损失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削减支出,这亦是特朗普称为“八大改革支柱”的其中一项,削减联邦政府开支。财政预算案声明内亦提到,构成削减的首要项目除了是前医疗补助计划,还会削减国务院的经费(包括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金钱援助),高达25%,由500亿元减至376亿元。这削减将严重影响与改善海外医疗、教育、卫生和经济有关的社会和其他发展计划,亦间接削减美国在海外相关国家的影响力和软实力。其次是,剩余的款项将有部分转为用作打击恐怖主义,包括给予以色列的31亿元,相等于余下款项的十分之一。
国防经费挂鈎经济
讽刺的是,在特朗普大手笔削减社会医疗和国务院开支的同时,其财政预算案却在一七年把国防部经费增加520亿元至6,390亿元,相等于国务院经费的17倍。特朗普说,“国防经费对重新塑造和帮助各类型军队现代化非常重要,令他们有充分準备面对未来挑战,以及保持我国军力冠绝全球,确保美国可继续以军事实力维护世界和平。”他续说,“为了可以释放美国劳动力和创作力,协助推动机遇和加快经济增长,须重新确定联邦开支的优先次序,用以提升保护美国国民的安全。”
特朗普技巧地把增加国防经费与经济增长挂鈎。他明显想把一个较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与促进经济增长变得息息相关。政府的各项国防合约,同时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工作职位的金钱诱因。但美国并不是叙利亚或利比亚,美国本土亦非面临侵略、内乱或军事政变,故此,意图把这样庞大的国防经费与促进经济增长挂鈎,不单只有点薄弱,更令人觉得言过其实。当然,军事上的科技进展,大部分可转为民用,但这类转变通常需要颇长的一段日子。
预算案假设太乐观
在预算案出台短短数小时,已被多方抨击预算案内的前景,是基于疑团重重的经济增长假设,和不尽不实的计算程式。预算案假定经济增长在二一年达3%,但这预测被大多数经济学者认为过于乐观。其次,现阶段虽未能确定,但可合理地推断,预算案提出财政将在十年间达至平衡,是基于特朗普提出的税务改革得到通过。但若改革未能获国会拍板,或提议的较低税率不获支持,则预测的3%经济增长假设肯定不会达到。这失误将导致接下来十年间的每年预计大失预算。
另一项批评是这份财政预算案重複了多项重要数据。就算假定经济增长可达3%,因此而增加的税收亦只能用于(1)削减现有的财政赤字、或(2)弥补因削减现有税基/税率导致的税收损失,但不能同时达到这两项目的。正如美国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苛刻地讽刺,“同一笔金钱怎可能两用?”
预算和政策重点中心一位负责人莎朗 · 帕罗特(Sharon Parrott)更不留余地地抨击,“整份财政预算案都是基于一连串的花招,毫不令人信服。”
国会财政拥话事权
总的来说,不必放太多重点在美国总统的财政预算案上,因这份文件只代表在任总统期望的施政方针,但财政预算案必须由控制财政开支的美国国会通过。诚如美国参议院财政预算委员会主席、隶属共和党的恩兹(Mike Enzi)强调,“美国国会在宪法上是负责国家开支,亦负责最终决定甚幺是国家财政上的优先需求。”这意味当国会在财政上的优先需求与美国总统的需求有冲突时,国会往往拥有较多话事权。故此,财政预算案在美国政治上,往往扮演一个独特角色,成为不同政党在美国国会角力的工具,亦是对总统权力造成不同掣肘的测试。
特朗普与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关係并不太过畅顺,民主党更对希拉莉的落败怀恨于心。有鉴于此,两党均会对特朗普的预算案提出诸多疑问和质询,更甚的是,国会大选将在明年举行,届时局势可能变得更複杂。
锺立雄暨经济研究小组
本月十一日刊于本栏的《特朗普的税务改革大计》一文中提及“2.6万元”的海外回流资金,应为“2.6万亿元”,谨向作者及读者致歉。